方城以四方城墙著名,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这盐就是从海上而来。
整个郡县的百姓都靠着制盐过活。
欧阳家在城中经营着最大的盐铺,还有些小盐贩子,跑跑远路,挣些辛苦钱罢了。
当然这些营生都是朝廷的,说白了欧阳家也是揽活跑腿的。
他们马不停歇,直接去了店里,三层高的建筑在方城可是相当惹眼。
一层都是晒盐,分筛的露台,他们从旁边的楼梯上去,二层递单子,消单子,也是不得安生。
欧阳不计又将他们引到了三层,别看
凌青儿站在窗边望向大海,这是她第一次看见广阔无边的海洋,心中不禁有些兴奋。
“千里波涛浪不尽,没想到是这样的情景。”顾海今之前都是从书上读到,亲眼所见也是第一次。
欧阳不计将账册摊开,催促道:“等此事办妥了,我再带两位好好看看如何?”
顾海今转头看向账册,欧阳不计带给他看的,竟是冰山一角,这账目算下来,重叠的单子至少有二十万两。
即便是欧阳家,这也不算个小数目。
“我已经让人查了,这些单子来自不同押官,领的盐也是去向不同,很难追查接货人。”
“那发单子的人呢?”
“押官不同,所属的衙门也不同,户部盐道下属17个衙门,似乎都有涉及,往上查最终只能去查户部尚书。”
这就是为什么能难住欧阳不计的原因,就算欧阳家富可敌国,没有证据的前提下如何能查户部尚书呢?
“我看,没有那么复杂,盯住门口这两人就行。”就在他们冥思苦想的时候,凌青儿突然开口。
顾海今诧异的凑过去,看着她所说的两人。
在门口站着两个人,他们腰间别着一个布包,手里拿着录册,正在有条不紊的记录来人所办事项。
送盐的去一旁称斤签条,取盐的押官出示领库单子,登记入册,上二楼办手续。
所有人都会经过他们二人,别看人多事杂,他们的效率也是极快,刷刷点点,记录在册,有条不紊指挥自若。
顾海今没看出什么异常,便问道:“这二人有何不妥?”
“他们手上的动作太快了。”
欧阳不计与顾海今特别注意,那二人收单记录递回一气呵成,没有半点停顿,这才致使工作效率极高。
“动作快点不好吗?”欧阳不计还是不能理解她说的奇怪之处。
凌青儿把他们叫道一边,铺上白纸,随便拿了个单子,说道:“把这上面的人名写在纸上。”
顾海今心中虽有疑惑,还是照她说的去做,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片刻,才找到名字,写在上面。
一套动作下来,他立刻明白,那二人动作极快,甚至连看的动作都没有,便开始记录。
欧阳不计找来负责人询问,才得知,这二人是三个月前招来的,之前门口至少要四个人,事情还办得漏洞百出。
他们二人来后,不止没有错漏,还井井有条。
欧阳不计又让人拿来他们记录的册子,确实没有错漏,每一笔都记录详细。
于是,他派人盯紧二人,看看他们平时都有谁接触,常去哪里,家住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