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良双眼微眯,悄然打量着站在下首的人。
一行人态度恭敬,虽低着头向韩子良见礼,但声音中难掩激动,尤其为首这个于三,倒是还有几分崇敬。
不过这些都是可以装出来的,为保险起见,韩子良长枪瞬间落下,直指于三,冷声喝问:
“刚刚逃跑的人呢?”
于三感受到冰冷的长枪,略带疑惑的抬起头。
“不知将军说的是谁?”
“难不成还有别的人来接将军?”
随后他又喃喃自语道:“没道理啊,公主只派了我们一行前来迎接。”
“还请将军明示。”于三俯首,态度诚恳,又从怀中取出一颗明珠呈上。
“对了,这是公主交给我们的,说是陛下所赠,遇到援军出示便可。”
只一眼,韩子良便放下了两分戒备,收了长枪。
公主与陛下之间的物件,想来非公主身边人不能知晓,眼前这些人的身份,应当是真的。
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要时刻警惕。
“走吧,带我们去见公主。”
于三松了口气,旋即上马为众人引路。
……
皇宫,议事殿。
“陛下,这是初冬诗会获得魁首的白苍溪所作诗词,老臣特呈与陛下看看。”
谢兴言将一叠诗词呈交给陈铭,抚着胡子,又颇为欣慰的说道:
“诗会好些年未曾举办,老臣竟不知我大夏还藏有这等奇才。”
“说来此人正是诗会上第一个开口之人,那日为了抓捕贼人,老臣倒是没太注意,不过不下离去之后,又进行了约莫十轮比试。”
“此人所作,皆为上乘。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大夏后继有望了。”
陈铭看着手中的诗词,顿觉眼前一亮。
观白苍溪所作,词作既有苍茫壮丽之感,亦有绰约婉转之感,两种复杂的情绪尽在此人诗作中体现。
颇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观感。
陈铭眼角眉梢不禁涌上喜意,微微颔首作嘉许。
“白苍溪!”
“不错不错,我大夏难得的诗词大家,怪不得能得丞相如此夸赞,果真腹有诗才,是个好苗子,堪为我大夏诗坛领袖。”
谢兴言却是摇头笑道:“难得此人能得陛下之青眼。”
“此间所书确为一大佳作,不过若说诗坛领袖,却还是差了点,毕竟有陛下珠玉在前,不说班门弄斧,却还是差了那么一丝意蕴。”
陈铭顿时失笑,放下诗作道:“既如此,难得他满腔诗才,就着他进国子监,也好将这一身才气传给后继之人。”
“陛下言之有理,老臣立刻传令。”
谢兴言俯首行礼,昂扬精神扬长而去。
桌案上的奏折越来越少,窗外的天色也越来越黑,不知不觉间已是到了月上柳梢头的时候。
陈铭拿出绣有莲花的帕子,望着月色出了神。
这时殿门应声而开,一道紫色倩影入了殿内。
“陛下。”
陈铭转头看去,楚青莲步履款款,摇曳身姿而来。
“更深露重,陛下这是为何事而忧愁呢?”
说话间,她已上前,嫩指抚在陈铭额头。
陈铭叹了口气,将她的手放下,随后向案桌走去,将手中帕子置于案上。
楚青莲两步走近,面上露出狐疑之色,拿起帕子道:“这帕子好生熟悉,我好像见过这莲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