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教训可以避免,但有些经验必须得切身实践(2 / 2)

向上 何常在 2799 字 2023-04-29

“我很羡慕你们这一代人,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你们和互联网无缝衔接,不像我们,还得努力学习才能适应。”

夏向上静静地听老爷子发表了一通感慨,对老爷子与时俱进的精神大感钦佩。等他到了老爷子的年纪还能跟他一样喜欢学习愿意进步,也是很难得了。

“所以老爷子您就算不喜欢农场的模式,也是支持农场的发展,对吧?”夏向上理解不了老爷子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但对他在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大感敬佩。

“是呀,城镇化必然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无地可种,中国社会持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终将会被打破并且重构。虽然过程会很痛苦并且漫长,但要经历的总要经历,逃不过的。不可能西方国家走过的路,我们可以跳过去。”

“有些教训可以避免,但有些经验,必须得切身实践。”老爷子回身拍了拍夏向上的肩膀,“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因为年龄的关系,你错过了深圳,也错过了浦东,好在没有错过雄安。但雄安和深圳、浦东又不一样,深圳依靠的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最开始是靠承接来自香港的低端产业起家,并且有港口的便利,是窗口是桥梁。深圳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更好地实施大湾区的战略,是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

“浦东则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着力推进金融发展,是推动金融中心的形成,打造全球金融中心的影响力。”

“雄安新区主要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担着探索新型城镇化及创新转型的使命,历史时期不同,新区的使命也不一样。雄安离北京太近,又地处内陆,所以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

“向上,你说心里话,你看好雄安的未来吗?”

夏向上沉默了。

从新区成立的新闻一公布,夏向上的内心就充满了激情,感觉历史机遇再一次摆在了面前,不抓住怕是一辈子就没有机会了。

到现在,新区成立有一段时间了,他的激情慢慢消退,并且回归了冷静,最近一直在思索新区的前景。和深圳、浦东不同的是,雄安新区的成立,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是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一定阶段,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之后,因此,很难再看到当年的热火朝天的气象。

不是说新区的前景不好,而是时代不同了,发展模式也会随之改变。雄安新区等于是再建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哪怕是举全国之力,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许多人对雄安的建设过于乐观了,认为三年五年就能见到成效,夏向上从事房地产多年,很清楚一栋大楼从拿到地皮再动工再到建成,至少需要两到三年。小区内的景观从种下到蔚为壮观,也需要三到五年。

以小见大,新区想要拔地而起一座新城,三到五年不过才有雏形,五到十年或许才能形成初步的气象,十到十五年以上估计才能见到欣欣向荣的场景,想要跟新区一起成长的企业,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夏向上沉默了足足有五分钟才开口说道:“我相信新区的未来,虽然艰难而且会有波折,但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明天。历史证明,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不管想做成什么事情,总会成功。”

“有信心并不难,难的是有长久的信心。”老爷子点了点头,“我是希望你能真正的扎根于雄安,做好和雄安一起成长十年二十年的准备,怎么样?”

“历史的机遇往往只是一个时间节点,抓住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的是长久的努力与坚持,不是说借一个时间节点就可以一飞冲天,不现实。”

“没有任何成功可以绕过在奋斗的过程,向上,我是建议你们把联合公司的总部直接放到雄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