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七日,清晨天还没有彻底放亮,高宝生就跟着爸妈开车去绿海湖抽水,把四个水桶拉到麦场,高国良下车查看了下。
「这已经差不多了!今天早晨再灌溉一次,让太阳晒两天,明天下午应该就可以碾场了,今年麦场灌溉水多,可能要晒三天才行。」高国良说道。
「池地麦子应该还得三天以上时间,今年他们碾场使用车拉,时间是够的。这有车秋收人要省太多力气了!」刘凤岚笑着说道。
等二叔他们来到麦场,宝生与爸爸已经把活干完了,告诉他们自己一家要出去两天去看宝生大姐,三人坐上车就出发了。
车里拉着抽水器与四个水桶,还有三把镰刀到了孟家湾乡宝生去各商店转了半个小时,也不知道买啥礼物,乡里能买的东西太少了,米面都得去榆阳县,在孟家湾乡可没有人舍得买米面,他只能买了十斤油,给外甥女们买了一大包零食。
路过牛羊市,看见这里有人卖牛肉,一个大牛头放在地上高宝生眼睛一下子亮了。
这个牛头才花了12块钱,高宝生又去商店买了煮肉的调料,这才满意的开车准备出发。
农村偶尔会有牛或者羊出意外死去,农民就只能来乡里摆摊把肉卖点挽回点损失,价格要比县城肉价便宜很多。
「你买那么大牛头干啥?又没多少肉!」高国良见宝生把牛头放入车厢,上了车不满的说道。
「这牛头才是好东西,到了大姐家你就知道了。」高宝生笑着说道。
汽车向西东南而去,大姐所在的巴拉素乡与孟家湾乡相邻,距离大约40公里。榆阳县地广人稀,即便两个乡相邻去一趟也是不容易,大姐一年也就回家两三次,如今她有了三个孩子,回来次数就更少了。
高宝生以前在家里很不称职,他很少去几个姐姐家里,也未曾主动帮助过姐姐们。
过了巴拉素乡向南再走五里路,就到了姐姐的村子,高宝生开车到姐姐家门口,看到院门正锁着。
「你们是艳妮娘家人吧!她们一家去麦场了,家里没人!」一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对他们说道。
「奶奶,你知道我大姐家麦场在哪儿吗?」高宝生问道。
「顺这条路走到头右拐,沿着大路左边第三个麦场就是。」老太太说道。
高宝生按照老太太指的路,一直向南,走到路口看见几人正在一口水井旁边吊水,这个村子风沙虽然不大,麦田要比高家湾多很多,但是用水却只能靠水井。
高宝生看见一女人正挑着水往东走,那样子很像自己大姐。
「你大姐在那里,快停下!」高国良看见女儿急忙喊道,高宝生刚停车他就打开车门跳了下去。
高宝生也是下了车,大姐这才听到身后有车停下转过头,看见是自己爸妈还有弟弟来了,高兴的露出笑容。
「爸妈,宝生。你们怎么来了?」艳妮放下扁担说道。
「你怎么在这里挑水?满粮呢?」高国良看见女儿一个人在这挑水,不满的问道。
「满粮…满粮!」高艳妮向水井方向喊道。
一名显得清瘦,还带着眼镜的年轻人正在从水井里吊水。抬起头高宝生看到那就是大姐夫。
「爸妈,宝生,你们怎么开这么大车来了,快回家吧!」高艳妮放下扁担就要高国良三人去她家。
「这车是宝生买的,我们寻思着你秋收不容易,便过来看看,你这是在平场吗?」刘凤岚一边得意说道,一边询问女儿。
「宝生,你出息了!竟然买车了?让姐姐看看。」高艳妮拉过宝生,高兴的说道。
宝生感觉到大姐的力气很大,她也是长期干苦力活的。
「大姐,我和爸妈来就是帮忙的,你看我把东西都拉来了。」高宝生看见大姐也很高兴,只是大姐如今显得有些黝黑,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的人一样。
「叔,姨,宝生来了!」魏满粮走过来,向三人问好。
宝生看见姐夫还是那样子,显得很斯文话很少。爸爸当年把姐姐嫁给他,一方面是他高中毕业有文化,另一方面是姐夫的爸爸是巴拉素乡有名的中医,只不过大姐才嫁过来公公就死了,姐夫中医也就学了个皮毛,在村里给人看病,一年挣不了几个钱。
「孩子呢?怎么不见孩子?」高国良看着魏满粮脸就拉下来,高宝生猜测爸爸与大姐夫之间肯定有他不知道的故事。
「在麦场拔草呢?」魏满粮听到高国良问,急忙回道。
「孩子那么小,你们就让孩子单独留在麦场,不知道这个时候沙狼多吗?
艳妮你快去看孩子,满粮你留下帮宝生抽水,哪儿有你们这么管孩子的。」高国良有些生气,高艳妮急忙扔下扁担离开,刘凤岚看到这里也跟女儿一起去了。
魏满粮看着高国良,眼睛一直躲闪,要不是高艳妮坚持留下,高国良早就把艳妮领回去了。
「姐夫,我去把车开到井边,你们这井大概有多深?」高宝生拉过大姐夫问道。
「大概15米吧!」魏满粮与高宝生都算文化人,所以他们两个比较能说的来。
「那我得换管子了,这进水管不够,抽水可能需要些时间。」高宝生把车开到井边,出水管与进水管换了个位置,就开始搅动抽水器。
三人轮换4个水桶半个小时抽满水,来到大姐夫家麦场,看见大姐与母亲正在把麦场扒出来的草扔在路边。
三个小孩看见自己外公、爸爸、舅舅坐在车里回来,高兴的跑过来。
「宝生,剩下的就我跟你姐夫去做就行,你陪孩子玩。你都一年多没见她们了!」高国良下车,把三个外孙女都抱上车,自己爬上了后车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