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匿名,透明的遮羞布(2 / 2)

生命的启示 苍柳 1548 字 5个月前

可当被举报者是一方豪强,有着一定的社会身份地位,是该地区某一领域的权力执掌者,甚至就是该地区最高权力掌握者的时候,举报的内容往往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出现在被举报者手中,然后他反击。

此时,被举报者的反击往往是迅速且强壮有力,结果是被举报者没受到任何的影响,举报者反而身陷囹圄了。让人奇怪的是,说好的匿名举报,怎么会被举报者什么都知道,还能调遣相关人员抓捕举报者呢?

怎么说好的匿名举报能保护举报者,变成了匿名举报反被精准抓获呢?是谁泄露的消息,他们为何要泄露消息?匿名举报的初衷没了,匿名举报变成了,不是解决被举报的人,而是精准解决举报的人。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就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了,这样问题就不存在了。”就像皇帝的新装那样,小孩发现皇帝赤裸着什么都没穿,叫出声来让所有人丢脸,把小孩关闭起来就皆大欢喜了。

近日,冀地有一退休小吏发现县令有问题,便向衙门匿名递上了举报信笺,希望衙门能调查此事给民众一个交代。不几日,小吏没有等来衙门调查结果,却等来了捕快的抓捕。小吏莫名其妙,不是匿名吗?

姑且不论小吏举报的真假,衙门应该要先行调查县令情况吧?如县令没有问题,自然一切画个句号。小吏乃匿名举报,县令并不知情,没有问题也不受影响。可县令是怎么知道的,想来只有衙门告知他了。

作为公权人物的县令,接受监督是天经地义的。是否有错误,也是需要衙门调查的,而不是还没调查,就动用公权的力量去抓捕他本“不知道”存在的举报者。也就是说,他不想被监督,公权变成他的私权。

匿名,本是对公权滥用的一种监督,让公权掌控者不敢为所欲为。如果原本匿名保护举报者的作用变成了对举报者的精准报复,那匿名举报还有什么意义。不要让匿名举报变成皇帝的新装,透明的遮羞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