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后。
朱允熥握紧双拳。
朱棡把心里话直接告诉他,这些绝对不是说谎。
或许还与朱棣私下商量过,两人想法由朱棡代为传达。
变革涉及方方面面,但一开始,朱允熥就有意避开皇室亲属这个议题。
除了让他们带头丈量土地,做榜样之外,再也没有推行更多针对皇室的变化举措。
只是到了现在看来,这群叔叔都还是识大体之人。
这样一来,也可以让他少走许多迂回沟通之路。
想到这儿,朱允熥脸上不禁浮现出笑容。
整个大明朝若能团结一致,便可开启新时代。
……
应天城。
近日,大街小巷人潮熙熙攘攘,比往日更加热闹非凡。
时至岁末,边陲偶尔会传来战报,国内却呈现出一派和平景象。
春节是华夏子民最为重视的传统佳节。
因此,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每日运往京师的各种物资数量,庞大到让人叹为观止。
放眼整个世界,这里堪称物流量与承载力双高的城市。
随着上元门港口及相关仓储设施项目的完工,应天府内上下,终于可以稍微舒一口气了。
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准备应对新年期间货物进出港高峰期。
每天,待到官署里的日常公务处理完毕,郑明旭总要带着随从,在市井之中巡行一番,亲自检查是否有问题暴露出来。
幸运的是。
这一年中,因郑明旭担任知府职务而带来的诸多改进,让京师焕然一新。
行走在整洁有序的大道,每隔几步路,就能看到放置得当的废物收集箱。
此外,还能见到不断来回巡查,维护秩序的官差队伍。
再环顾四周,满目皆是面带喜悦的百姓。
如此和乐融洽的场景,令郑明旭由衷感到欢欣鼓舞。
甚至在各大交叉路口设置的岗哨位置上,那些体格健壮的卫兵身边,偶尔还会吸引一些年轻少女好奇围观,并低声议论……
这让不少年轻的士兵们,显得格外腼腆。
突然间,远处隐隐传来了让他最不愿听到的声音。
马蹄踏响声。
不一会儿,更让郑明旭烦躁不已的情景出现。
一群标示着快马快报字样的骑士,径直闯入眼帘。
如常所料。
即使急忙躲向一侧路肩处,但仍旧吸入一口沙尘。
那群骑兵毫无减速之意,肆无忌惮地穿梭闹市而去。
咋每次都会遭遇这种尴尬局面?
郑明旭内心充满了难以平息的怒火。
紧随其后的差役轻声问道:“老爷,请问咱们现在要不要回衙署?如果耽搁太久,恐怕您钟爱的红烧肉就凉啦。”
“还吃?”
郑明旭咬牙切齿:“今天无论如何必须跟上去看看,这群家伙是不是真以为即便撞死了我应天府百姓,也可以逍遥法外?”
伴随着抱怨声,郑明旭加快了步伐向前走去。
差役们虽觉无奈,却不好多加阻拦。
因为自打郑府台走马上任以后,虽然公务量显著加大,任务愈发艰难,但是他总是按时发放俸禄以及额外福利给大家伙。
就在前不久,上元门码头工程竣工。
官府中的户房花了两个夜晚的时间,详细清点后发现,朝廷下发的钱粮竟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剩余。
随后,郑明旭便将大部分资金,用来为城里的贫民发放粥食,并在西城区建起了供无家可归的人过冬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