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安排的时间比较靠后,拿得出钱来交定金,如果一次性付清,她是打死也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下午她要去大学城附近的电子信息城买U盘,打算顺便在那边解决午饭。
靠海吃海的海城是S省的准一线城市,比省会高城还要出名。
坐落在海城的大学一共有41所,两个大学城几乎涵盖了海城一大半的大学。一个在江城区被称为江城大学城,另一个在屹山区叫屹山大学城。
从小到大生活在江城区的易笙,对江城熟悉得很。原本想要去南方上大学的她,被父母一顿洗脑,最后迫于无奈妥协,按专业报考了在江城区的海城工程大学,只不过并不属于江城大学城范围。
任务期间,她是12月30日来到这里的。那时刚好要放元旦假,不少翘课或是请假提前回家的,她跟着翘掉了两节课,压根没产生多少影响。
都要末世了,她没空跑去上课。这会儿回想起来,感觉确实有些棘手。
算了,她也不打算请假,请假半个月,估计流程也不简单。太麻烦,直接不去好了。
开车来到大学城的商圈,循着记忆找一家位置比较偏的家常菜馆。
比起中心地带店面的门庭若市,这里显得无比萧条。明明是周末的午餐时间,却只有三桌客人。
“张姐,来一份红烧排骨、水煮肉片、鱼香茄子,再加一碗米饭。”易笙熟门熟路地走到常坐的角落处点单。
忙着给另一桌上菜的张姐,回头对着易笙笑道:“小易来啦?等会儿哈!”
此易笙与她完全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她还记得主神给她的回答:“这个易笙就是你,你就当作这是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投影。”
于是乎,口味、爱好、行事作风,就连厨房灾难这一点都一模一样的易笙,就跟她一样对厨房可以说是退避三舍。
不是外卖就是在外解决吃饭问题。
这家家常菜馆,是她两年前无意间点外卖发现的,虽然有点矫情,但确实就让她感觉到了家的感觉。
后来她频繁点外卖,再后来就直接按着地址找到了这里。
不仅隔三岔五来这边堂食,还经常点外卖。她跟老板李哥、老板娘张姐早已经混熟。张姐甚至笑着调侃,这两年是她把店吃活了。
任务期间,她也没忘记这家店,两天内点外卖点了十几次,凑了一堆热乎的饭菜放进了空间。
可惜啊可惜,再省吃俭用,半年内还是吃了个干净。
风卷残云后,易笙没有着急结账离开,她等了等擦完桌子的张姐,“张姐,我想跟你谈一件事。”
“小易,怎么啦?”张姐拎着抹布走过来,而蔼可亲地的问道。
“快到年底了,我朋友想给他公司的员工加餐。员工也挺多的,想问下你这边方不方便接?”易笙心里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菜单都已经快想好了。
张姐想了想最近惨淡的生意,忙不迭回答:“可以啊。那麻烦你推一下我们的联系方式给他,要不然你把他的联系方式推给我也可以。”
易笙边扫码付款,边回答,“不用,他把这件事委托给我了,还忙吗?我现在就能跟你们谈。”
看着只剩一桌客人也快吃完了,张姐忙点头,走进厨房叫李哥出来,边走边跟他说情况。
“欸,小易啊。我们现在不忙,你说说是什么情况吧。”李哥边把易笙对面的椅子拖出来,边不忘把菜盘子移开坐下来。看着乱糟糟的桌子,不忘嘱咐张姐,“你快把这里先收拾出来。”
张姐应声端走菜盘,擦拭桌子。
易笙表面稳如狗,内心却激动不已,新鲜冒热气的饭菜,我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