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最具杀气神作竟是它!(1 / 2)

天幕外。

古人们都是沉浸的欣赏着这些诗词佳作。

唐朝。

李世民目光炯炯地盯着天幕上的诗句。

一边看一边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此等诗作,真乃豪情万丈,杀气腾腾!”

“这些诗中尽显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为保家卫国不惜舍生忘死,实乃我大唐儿郎该有的气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等坚定的意志,正是我大唐军队的灵魂所在。”

李世民满意的点头,继续赏析道:

“而石达开的这首,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也让朕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无畏的将领驰骋疆场的画面。”

“虽然之前没听说过石达开,但是仅凭这首诗所展示的壮志与气魄,值得朕多看一眼。”

而在宋朝。

宋徽宗轻摇折扇。

也是被《入川题壁》中那股强烈的杀气所震慑,心中暗道:

“这石达开当真是个狠角色,‘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如此血腥之语,却也有着别样的豪情。”

“只不过整体而言。”

“这些诗,杀气太重,失了几分文雅。”

蔡京在一旁察言观色,虽然宋徽宗没有说出来,但蔡京猜出了意思,于是也鉴赏诗词。

并顺带拍马屁说道:

“这些诗虽豪迈,却少了些陛下诗作中的婉约与雅致。”

“适合一介武夫,终究是比不上陛下诗作的华丽与胸怀天下。”

宋徽宗呵呵一笑,心中比较的同时,也继续认真的看着天幕。

天幕。

【第四名——岳飞——《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堪称千古绝唱。】

【词句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存亡熔铸成惊世骇俗的意象。】

【全词句句如刀。】

【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悲愤交加的氛围。】

【从“潇潇雨歇”的压抑,到“踏破贺兰山缺”的暴烈,最后以“朝天阙”收束于悲壮。】

【靖康之耻,是宋朝的奇耻大辱,至今仍未雪洗。作为臣子,岳飞心中的仇恨难以平息。】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诗充满了切齿的痛恨与无畏的勇气,让人感受到岳飞要将敌人碎尸万段的决心。】

【不同于普通战诗的豪迈,此词杀意中缠绕着“靖康耻未雪”的切齿之痛。】

【整首词气势恢宏,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杀气,岳飞的爱国情怀与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第三名——朱元璋——《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鄱阳湖大战后,朱元璋在寺庙题诗。】

【此诗以夸张手法展现其屠戮之威,腥气仿佛穿透纸背。】

【这首《示僧》虽然简短,却充满了霸气与杀气。】

【朱元璋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在夺取天下过程中的杀伐果断。】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己与各方势力展开激烈角逐,杀尽了江南的百万敌军,腰间的宝剑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

【那股血腥之气仿佛穿越时空,扑面而来。】

【留宿寺院时,面对瑟瑟发抖的僧人不知自己身份的询问。】

【朱元璋的回应尽显英雄本色。】

【他不屑于向僧人解释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功绩和威名早已传遍天下。】

【也暗含对世俗道德的不屑。】

【作为从乞丐到皇帝的逆袭者,朱元璋深谙武力威慑之道——诗中血腥非为炫耀,而是震慑潜在反抗者的权谋工具。】

【这与成吉思汗“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的宣言异曲同工。】

【而整首诗也很好的展现了朱元璋作为一代帝王的霸气与威严,那股子横扫天下、舍我其谁的杀气。】

天幕外。

朱元璋看到自己竟然也能上榜,是略感意外。

“呵呵,咱从小没读过书,还是当了义军之后才慢慢的读书,慢慢的补了上来。”

“要说有多少的文采嘛,咱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文采水平有限。”

“但没想到咱写的诗还受到了后世的认可,甚至还登上了天幕,嘿嘿。”

朱元璋虽然不是一个文化人,但是附庸一下风雅也是人之常情。

看到自己写的诗,被天幕排入十大杀气诗词中的前列。

心里自然是觉得美滋滋的。

“作为非专业的文人,咱在打仗治国之余,还能留下千古传颂的诗篇。”

“莫非咱真就这么有天赋,干啥啥行?”

老朱简直是笑嘻了。

而一旁的马皇后也打趣道:

“重八,看把你给美的,你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咱不知道吗?”

“不过要说,你的确是聪明的很。”

“要是你生在太平盛世,潜心学文,说不定还真能考个进士呢。”

朱元璋听了是更开心了。

也怀着比较轻松的心情,继续看着天幕。

天幕上的网友也在讨论。

《我去,老朱这首不错啊。》

《水平其实不算高,但杀气很浓。》

《老朱一个乞丐出身,都能有诗作传世。》

《大清某酋长一生作诗四万多首,竟然是没有一首流传成名句的。》

《别尬黑!就问你听过: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没有?》

《乾隆:阿米诺斯!》

《说起百万的诗,想起了赵亮的:万里书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测,立马吴山第一峰。》

天幕继续。

【第三名——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在科举落第后,心中的愤懑与豪情化作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不第后赋菊》。】

【开篇便展现出一种决绝的霸气。】

【在古代,菊花常常被文人墨客赋予高洁的象征意义,而黄巢却独辟蹊径,赋予了菊花一种凌厉的杀气。】

【他以菊花自比,暗示自己将在时机成熟时崛起。】

【打破旧有的秩序,让世间万物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个“杀”字,尽显黄巢的壮志豪情与对旧世界的挑战。】

【以菊花为兵甲,将长安城幻化为战场。】

【“冲天香阵透长安”的馥郁背后,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铁血宣言。】

【豪情壮志被推向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