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那边听说收了好些人,应该是比较缺粮的。
“才四百斤你们就高兴成这个样子,听说别的地方麦子能长到上千斤呢。稻子也能产一千五百斤。”
种完稻子,苏青媖便安排人给裴念和马明温把粮食运了过去。
不止裴念,山里人人都在盯着。
一众寨主谦虚了几句,都是他们应该做的,不需要苏青媖道谢。
这东西好种,不挑地,种了还有人大价钱收,大家便跟着种了不少。
劳力一请足,冬麦也开割了。
人人眼冒绿光。
谁不争着来
而联寨的各个寨主每天也都恨不得长在麦田里,急着知道麦子的产量。
秀儿的爹柏通回来后,忠寨主心里的大石终于卸下。
于是各家又紧着把豆子给种了下去。
“各寨回去后,看看寨里有没有种田好手,有办法提高产量的有经验的老农,或是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的,务必要重视,报到会里来,到时大家努力提高产量,让大家荷包再硬实些。”
苏青媖也很是高兴,见各寨主兴高彩烈的,忍不住泼了盆冷水。
“我就喜欢荷包硬实的感觉。”
成了!
麦子收割后,各寨的晚稻又紧接着种了下去。
秀儿和苏青柳的婚期也到了。
除了主粮的种植,还是要利用好山里的每一块坡地,及房前屋后的地,再种些其它粮食。比如各种豆子。
一听说麦子开镰,个个都憋着劲。
“就是。有四百斤我都想找个庙宇去烧香拜佛了。”
不管是于公还是私心,苏青媖都想给二人缴些粮过去。
外寨被选上当麦农的,那是欢喜得不行,一日三餐,包吃住,一天还能得二十五文。
苏青媖又跟各寨主商量,虽然裴刺史和干爹那边,只收一季的粮食,但去年冬天得了刺史府和干爹帮忙,苏青媖还是想各寨再缴上一成粮,给二人分送过去。
一通知开镰,各寨立刻动了起来,热火朝天。
有多有少,但大多在每亩四百斤上下。
新更寨这边早早就从五个前来投靠的,才搬迁过来的寨子里,把劳力请足了。
裴大人管着一州之地,想一州繁盛,安稳人心,也得让治下的百姓吃饱。
谁能想到这大山里不仅长粮了,还长这么多!一地两熟!
比外面都强!
“会长,会长!成了成了!”
“这么高会长莫不是在开玩笑”
哪怕山地种植产量再如何少,但两季啊,也及得上一季的产量了吧。
山里冬麦开割的时候,苏父和项尚也带着人把仁州城附近六十顷的早稻种下了。
“啥”
“就是啊,听说皇庄有专门仆人日夜看顾的良田,亩产也才五百斤。”
“好好!”
麦子的产量虽然不如稻子,但因为是第一次做一地两熟实验,能不能成功,对以后的种植关系重大。
苏青媖一家都送了礼物。
两家交好,全家人都去了柏家寨热热闹闹地吃了席,看了一场山里的婚宴。
不华丽,但质朴,热闹喜气。
转眼没过半个月,苏青柳的婚期也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