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莘呆愣了一会,随即笑眯了眼。
看来不仅成了还一切进行得很是顺利。
她弯着眉眼看着叶翠娥,又看看沈国安。沈国安瞧着闺女机灵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咱家大闺女就是聪明。随她爹。”
沈莘也笑,虽然不认同最后那一句,但是夸她的话她是喜欢听的。
想到现在说开超市的事还为时过早便没再说什么。
沈国安虽然脑子聪明,但是做生意确是个死脑筋,不敢冒半点风险,又没读多少书,更别说能有什么长远的见识。
而叶翠娥不一样,她是家里的长女,
她是初中毕业,又进过工厂,做过采茶女,还在镇上参与过再读教育。
在思想上就比沈国安要高出一大截。
两人虽都认为只有读书是致富的唯一出路,也希望四个孩子都能有学问,将来有出息。
但这一次能去信用社借钱来租碾米机也是多亏叶翠娥敢干,要是她想不明白的话那是万万没有可行之计的。
等到叶翠娥数钱数到手抽筋,沈莘不用多说什么,她也会去煽动沈国安走上弃农从商的路。
现在说得多了反而不好,沈国安一定会说,有了碾米机完全足够咱们这个家的开销,不用再去开超市什么的。
可他不知道任何东西都是来得快去得快的。
时代在进步,物品需要更新,只要读书的人越多,以后这个社会变化就会越大。
一分钱再也买不到东西,一块钱也吃不上一个包子。
只有不停地向前走,不停地超越过去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好歹在家里有了初步的话语权,还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两口子吃过饭,叶翠娥去给老太太送了些吃的,回来就扎进后面的灶房里去洗碗,外头堆了两天的衣服还没洗。
沈莘和沈谦带着两个小的跟着沈国安在收拾明天要带的东西。
几个装玉米的化肥袋子和几根尼龙绳子,沈国安缠了几圈捆在一起打了个结。
一把锄头,一个篮子,几个斗笠。
准备妥当后,安排几个孩子去睡觉,沈国安又和媳妇一起洗衣服,一个洗一个晾,很快就搞定了。
叶翠娥躺下后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对沈国安说:“国安,你掐一下我,我是不是在做梦呢?”
“痛不痛。”沈国安好笑地侧身在媳妇腰上轻轻一捏。
弄得自家媳妇在被窝里笑得花枝乱颤。
好一会才冒出头,“我真的以前想都不敢想呢,一下子不到一个小时,就在信用社开了八百块钱的借条,虽然说是要利息,但我估算了一下,一年利息用不了多少钱。”
“工厂那边也答应只要放四百押金就能租一台,到时候我们可以租两台,一年租金一百块。”
从来没有做过生意,周围也没有做生意的人,可以让他们去学习和借鉴。
就凭着一腔热血,赚钱一时爽,要是一直赚钱一直爽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