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转折 期望和失望。(2 / 2)

“送去的萝卜和王瓜爱吃吗?王瓜没碎吧?茶叶都是今年的新茶,量太大也来不及挑拣,不过这是装给将士们喝的,你喝的我另外装了一个盒子,你别忘了。”

又在后面写,我知道你要和士兵同甘共苦,给你的茶叶,小盒用的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在帐篷里偷着喝,别人也不知道......

看得玄烨又忍不住一笑,这几日阴霾的心情一扫而空,提笔在手边的信纸上回她:“茶叶朕喝到了,偷偷的,没叫旁人知道。萝卜味道挺好,只是吃多了容易胀气,朕每天都要见人,唯恐不雅,所以不敢多吃。王瓜碎了一些,不过送来的量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将士们都已经吃上了。朕叫人在营中传了消息,说这是皇后体念军中将士,特地送来的,将士们都很感念你......”

......

御前有专门负责参赞军务,处理往来政务的侍读学士,这些人每日在御前轮班,分拣皇上的朱批谕旨,看哪些要用八百里加急发出去,哪些用四百里加急,哪些发往京中,哪些发往蒙古或是外省。

侍读学士把抄下来的奏折递给明珠:“我看皇上对太子恐怕是有所不满了。”

明珠低头一看,上面写着——“……近来未见尔奏事,亦未闻皇太后、皇后安,故朕不胜惦念。前日萨布素上折奏事,又未见尔请安折,故朕愈加不安……”

另一名侍读学士道:“皇上连发五道上谕,太子却连只言片语都没有送回,也不怪皇上多疑。”

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皇上出征在外,你这正监国呢,手里握的可是皇上给你的权力,结果竟对皇父一封封殷切的问询视而不见,这放哪个皇帝身上也受不了啊!

明珠伸手将纸条放到灯烛上点燃,赤红的火舌渐渐吞没了漆黑的文字,将皇上几乎无法掩饰的不满和猜疑付之一炬。

“皇后那边有什么动向吗?”

太子在京监国,听闻不过一月,已经收获了诸多赞誉和趋奉,皇后驻守京师,难道就在一旁干看着?

侍读学士道皇后和皇上的书信联络倒是未曾间门断过,但这些信都是机密,上有皇封,他们也看不着。

只听说皇上经常着人给皇后送东西,皇后那边也叫人送过蔬菜瓜果,前几日看到御前太监在卸箱子,据说是几箱大毛衣裳。

这么看来,皇后那边的反应似乎还挺平静的?

明珠心里转了几转,对皇后的心思也有些摸不清了。

他在朝堂混了一辈子,什么时候也没去猜过女人的心思。谁知临到老了,反倒连个女人都看不透了,真是可叹可气。

侍读学士走后,明珠从椅子上起身,在帐篷里来回走了几步,又问属下最近四阿哥那边情况如何。

皇上也不知是出于什么想法,给了赫舍里常泰兵权不说,竟还将人放在了四阿哥手下。

这些日子又频频重用常泰,还命他绘阵图,传示八旗。①

外面都说这和给六阿哥指婚是一个道理,都是皇上想叫皇后一派亲近太子,但明珠总觉得这其中有些问题。

皇上可不是个会对臣子服软的人。

索党裹挟太子威慑皇权,皇上要是连这都能忍了,那也就不是皇上了。

除非......

属下道常泰这些日子受到皇上的多番提拔赞赏,气焰日渐嚣张,倒是四阿哥,往日少有对外臣和颜悦色的,如今反倒是对常泰颇为礼遇。

“礼遇?”

明珠喃喃自语……礼遇就是客气,就是从骨子里不亲近。

但,还存着忌惮,不能翻脸。

四阿哥,应当是这营地里最得皇上信任的儿子了吧?

“盯好常泰和索额图,但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

紫禁城。

太子收到皇父质问的折子,火速递上了一封请安折,并对自己早前不回信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不过这个解释……说了和不说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太子在折子里说自京城距离皇上的驻扎地克鲁伦相去千里,臣又有六十余日未得瞻仰天颜,对皇父的想念之情,笔不能尽。

后面紧接着又跟了一句——‘虽欲每隔两、日具折上奏,但未得便。’

明珠:“……”

他看到这里几乎都要忍不住笑出来了,不知索额图看到这封折子是什么感觉,反正他只觉得太子简直是昏了头了,怎么敢用这样的话来答皇上的质问?

皇上在前线领军,百忙之中都能给你带去关照。你一个在京里养尊处优的太子,连给皇上回信的时间门都没有吗?

太子还不只说了这一句,后面还又坠上了两句解释。

一句是说仰赖皇父圣恩,宫中无事,尤甚平安。意思就是最近没什么大事可报,所以才没写。

——那你又是因为什么事忙得没空回信呢?岂非自相矛盾?

往下又解释道说他知道军务甚繁,觉得没有大事,只是重复禀报宫中的杂事,唯恐有劳圣心,所以才有意减少奏事。

明珠:“……”

太子可真是太会体贴人啦!

只不知皇上见了这份‘体贴’,到底是何感想?

玄烨没什么感想。

这封折子很长,是他写了六封朱谕后,收到的第二份来自太子的折子。

上面洋洋洒洒近千字,写了好几件大事,只有这句话的内容是有关‘私事’和‘请安问询’的。

其余再无二话。

玄烨捏着这份折子,静静坐了一会儿,最后提起朱笔,在折子末端落下了四个字——都知道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