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些弹劾的奏折。
监督太子处理完政事,魏征领着六人离开了。
......
大唐帝国一号专列,李世民专享的车厢内。此刻他赤裸着双脚,站在名贵的地毯上,出神盯着北方的地图。
为了减轻重量,火车车厢大体上都采用木板制作。
为了保证老爹的安全,他的专列特意加固过。
房门敲了两下后,小杨妃带着两位宫女走了进来,她们手中端着一瓮汤。
“陛下您歇一会吧,久了对眼睛不好。”
李世民丢下手中的铅笔,懊恼着道:“朕似乎上了高明的当。哪里是出来巡游,完全是给他做苦力嘛!”
小杨妃过去帮他松弛着肩膀,温柔劝着道:
“陛下切莫再说胡话,要是被某些坏人听去,会离间您与太子的关系。”
李世民接过宫女递过来的参汤,囫囵着喝了一口。
“爱妃你是不知道,高明八岁那年讲过一句话,朕至今依旧记得。
曾经有位开国的皇帝,他对太子的权力越大越感到高兴。
朕,也能做到像他那样!!”
小杨妃完全被李世民的气概震住了,捏着他肩膀的双手变得愈发轻柔起来。
“妾身相信陛下一定可以的!”
看着秀色可餐的小杨妃,也不知是不是喝了参汤的原因,李世民感觉心里一阵火热。
他刚想动手,李治带着几位兄弟大呼小叫闯进来。
“父皇,大桥,好大的黄河大桥呀!!”
原来,火车正驾驶在黄河大桥上。
“母妃快看,好雄伟壮观的大桥。”
“父皇陪我们一起看看,大桥真的好壮观。”
说话的是李世民的第十二个孩子,原本他在贞观四年因病挂了。在李承乾的救治下,最终他挺了过来。
“父皇,孩儿也要陪着你看!”
“父皇我也要!”
...
李世民看着吵嚷的孩子,原本不愉的心情好转不少。
他起身来到车厢的东侧,出神盯着咆哮着的黄河水。
如此广阔的江面上天降神桥,真实上天庇佑大唐。
作为皇帝的专列,除了必要的煤炭与清水的补给,专列朝着夏州直奔而去。
十年前李世民曾经去过夏州城,当时夏州的坚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身在草原与平原交界处的夏州城,外加上两条十字交叉的铁路从城外经过,让夏州城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前些年夏州刺史一直都是柴绍,自从他回长安养病后,李世民将夏州刺史的位置给了长孙沛。
说长孙沛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但李世民是他的妻子段简璧的舅舅。
李世民为何要选择夏州,未尝没有敲打、安慰长孙沛的意思。
要知道长孙沛与长孙无忌,可是同族兄弟关系,并没有出五服。
夏州火车站,站台上。
因为李世民的到来,让火车站的安保提到最高等级。
三步一岗五步一岗,夏州的警备军将整座火车站围得密密麻麻,苍蝇都飞不进的那种。
段简璧陪着丈夫长孙沛站在月台上,焦急等待着李世民的专列。
“真的太可惜了。明弟弟没有跟着一起过来,好多年都没有见到他,怪想念他的。”
长孙沛捏了捏段简璧的小手,他眼底藏着一丝担忧。
他得到小道消息,族兄长孙无忌的官职又被撸了下来。
莫非皇帝对皇室外戚动手了吗?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