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2 / 2)

多年以后,谢道韫才知道当年的那个小孩叫王凝之,而她长大后嫁的人,也正是这个王凝之!】

【谢道韫长大以后,嫁给了王凝之。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所以王羲之也就成为了谢道韫的公公。

世家大族,门当户对,好像是天作之合。

只是,看似合情合理的事情,抽丝剥茧开来再看的时候,却总是一把辛酸泪。

王凝之不仅才情不及谢道韫,而且他痴迷于当时的五斗米教,平日里只会焚香祷告,也没什么兴致和妻子谈诗写词,更不会有什么恩爱相伴,对于骨子里有林下之风的谢道韫而言,和这样的男子整日生活在一起,未尝不是一种煎熬。】

【婚后的谢道韫总是闷闷不乐。

叔父问其缘由,谢道韫便举出家中一门,叔伯父兄个个都是才学出众,栋梁之才。

却从未料到会有王凝之这样的人,而这人却偏偏是自己要朝夕相对到老的人,其中多少悔恨,多少无耐。

然东晋虽然民风开放,但终究是封建社会。

高门大户多少代人努力来的家族名誉不能枉顾,叔父听完也只能悔不当初。

但谢道韫既已嫁给王凝之,也只能尽可能相敬如宾的好好过日子了。】

【门当户对,却独少了情投意合,注定了谢道韫的人生有了缺憾。

还好小叔王献之常会请一些文人墨客来家中清谈。

王献之才华出众,常惹得一众人集中火力辩驳,每当这个时候,在旁屋倾听的谢道韫就让身边的丫鬟递给小叔子一张纸条,写着“欲为小郎解围”。

这时候,王献之就会叫人垂下一侧青帘,谢道韫便在帘后与前堂的文人墨客侃侃而谈,常常让在座的才子们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

就这样,在王家的日子里,虽无夫婿志趣相伴,也能向着自己的爱好,尽力让自己过得开心。】

【谢道韫隐匿了少女的天真情怀,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想要与丈夫王凝之厮守终生。

她后来也为王家育有四子一女,闲来读书辩理,养育儿女,就像山谷的温婉幽兰,悄然绽放。

若是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下去,应该也算是一种圆满。

只是,命运有时候,就是莫名的奇妙。】

【东晋末年,孙恩之乱爆发!

当时王凝之正任会稽内史,但却消极怠战,依旧迷着信五斗米教。

他居然不听劝告积极整兵防御,反而整日焚香祷告,祈求仙人派鬼兵前来助阵灭敌,简直荒唐至极!

此时王羲之和谢安早已离世多年,虽然没有有了长辈的呵护,但谢道韫到底是谢家长大的女儿。

之后,会稽被攻破,王凝之被杀,几个儿子也都死于非命。

谢道韫已是人到中年,她虽然悲痛,但还是拿起刀剑,组织百余人家仆训练御敌。

40岁的谢道韫,怀中抱着年仅3岁的外孙,手持大刀,一路手刃数名暴民,尽显英姿!

然而,她们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兵败被俘。

孙恩本打算杀了她,但谢道韫却发出抗议:“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孙恩被其英勇折服,不仅没有杀她,还将派人将他们都送回了会稽。】

皇帝们虽然都对晋朝很不爽,但这谢道韫的风骨却令他们折服。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