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分离(2 / 2)

“卓文君啊!白头吟啊!”

【或许有些不知道卓文君是谁,但我觉得他一定知道听过这句诗词: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没错,它就出自西汉才女卓文君之手。

这句流传千古,在后世甚至已经成为了人们对爱情最纯粹和期盼的心声。】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卓文君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卓文君十七岁便守了寡。

后来司马相如创作《凤求凰》,那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卓文君一慕倾心,一见钟情。

虽然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卓文君父亲的强烈阻挠,但卓文君依然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幸福的追求,毅然逃出了卓府,与深爱之人私奔。

可惜,哪怕卓文君为了司马相不顾名节与家人的跟他一起私奔,但司马相如却让卓文君失望了。】

【当司马相如在事业上略显锋芒之后,久居京城,产生了纳妾之意,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

于是卓文君作此《白头吟》,表达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令人唏嘘,令人同情。】

“呵呵,姓司马的都不是什么好人!这么好的女子,竟然也能辜负?”

“??这位仁兄,敢问你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就凭我叫曹操,如何?”

“......”

【卓文君,原名文后,公元前175年,生于西汉蜀郡临邛县的富贵人家。她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冶铁大享,是西汉出了名的富商,家里仅奴仆就有上千名。】

【卓文君虽然出生于商贾世家,她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卓文君的父母为他请了全国最好的先生,从小就开始教她琴棋书画,按照名门闺秀的标准,进行培养。

因此卓文君自小就饱读诗书、博学多才,诗歌词赋、无一不精,而且擅长音律,琴技更是举世无双。不仅如此,她还懂医理,是属于才貌双全的女子。】新笔趣阁

【十六岁那年,卓文君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

父亲卓王孙认为,家里不缺钱,缺的是社会地位。

于是打算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官宦家的儿子,以此弥补自身家族的不足。

可怜的卓文君,原本以为自己将会嫁给爱情,她甚至还曾经幻想了无数個他的画面。

可问题是,那个时代,女子是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的。】

【卓父为卓文君准备了殷实的嫁妆,然后,她风光的出嫁了。

只是花轿里的人和花轿外面的人都是被别人安排的一样的命运。

文君想着和这个病殃殃的丈夫好好相处,关心他,照顾他,可一年后,他还是走了。

卓王孙万万没有想到,李家公子身体孱弱,没过多久就离开了。

而自己的天之骄女变成了被人指指点点的寡妇,在夫家也受排挤,吃不好,穿不好,还是让女儿回娘家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