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国与民(2 / 2)

至于军械所,由于需要大量工匠,目前只能修建两处。

一处就在龙泉县,那里金属矿比较多,而且旁边就是山,便于伐木烧炭,取名为“龙泉军械所”。

第二处自然是在吉安府边上,取名“吉安军械所”。

修建在吉安府边上,就是因为这里四通八达,工匠数量多不说,还便于去其他地方购买材料。

两处军械所大概要到六月竣工,届时就可以投产。

大约一年以后,就可以把高承手下这四千五百兵给全部武装起来了!

在各种建筑开始修建时,春季耕种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由于玉米和土豆粮种数量的原因,暂时只能推广到上犹、龙泉两县。

不过高承又从系统中兑换了四十亩良种,随着这一季种下,夏收之后就可以彻底推广开。

届时,至少在他治下,再也不会出现粮荒了,只会粮食太多!

这两样宝贝的出产率,可是高到离谱!

至于堆肥法,还没有彻底推广开,高承便已经打算制作真正的化肥了。

“简易化肥制造工艺”以及“化肥厂建筑图纸”总共需要2500国力值,也是掏得起!

经过抉择之后,高承还是兑换了这民生建筑,没有攒着。

二者再加上“简易水泥制造工艺”和“水泥厂建筑图纸”,总共消耗了4000国力值,刚刚才突破六千二的国力值瞬间见底!

再加上二十亩玉米二十亩土豆,一眨眼便只剩下四百国力值了。

纠结了半天,高承最终没有选择提升自己的射箭范围,而是选择了一系列的书。

全部都是系统自动编写适应时代的书,初级数学教材,化学启蒙,物理启蒙,赤脚医生手册(中药材版)……

以及高承花费200国力值从系统中订购的“国与民”。

数学教材只是引入了阿拉伯数字的概念,至于数学一道,在明朝已经发展到二元一次级别了。

只是未知数都用“天地洪荒子丑寅卯”来表示,写起来难看至极!

化学和物理启蒙,只是引导人去思索生活中的力,以及对道家炼丹的经验总结。

系统地提醒人怎么利用水力风力,以及如何确定炼丹能炼出个什么东西。

至于思想书“国与民”,则是建立在孟子思想上的情理法兼备的公平思想。

明初时,朱洪武为了江山永固,甚至试着把孟子的学问给断掉,以摒弃“君舟民水”这一思想观念。

虽然最后失败了,只是对这些内容做了删减。

而高承打算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因此,他反而以孟子为基础。

上层是舟,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与人之间,由贫富导致的身份有差异,可由品质而生的人格却是平等的!

对于当今天下的儒生来说,谁看了这本书,都会要先烧之而后快!

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刑不上大夫的优越,在这种公平下荡然无存!

任谁也能看出来,高承并没有打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要与百姓共治天下!

不过高承倒是不怕,因为他宣传自己书籍的同时,另一只手拿着刀呐……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