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公开募股拉海军(2 / 2)

此时的庐阳,早已和几年前的偏僻小镇截然不同了。

除了没有城墙,别的地方和南昌都没什么区别!

至于修建城墙一事,被高承否定了。

宋应星的大炮研究已经开始向能爆炸的炮弹来了,将来的火器越来越强也是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

这年头了,修城墙还有用吗?

更何况,如今高承治下可以说是国富民强,起义造反之类的事更是听都没听说过,花钱修城墙为了什么呢?

还不如多搞一点文艺事业,甚至多造几条船也好啊!

在郑芝龙和葡萄牙人的帮助下,鄱阳湖的造船厂和泉州造船厂这几年一刻不停地搞研发和建造。

目前高承的水军已经拥有了四个师大小,其中内陆水军一万人,共有大船十四条,水师之中分隔出来的海军则有一万四千人,大船二十条!

按照郑芝龙的说法,让他去打巴达维亚都够了!

不过,高承自然不会同意他这种劳师远征的做法,给他制定的第一个目标,是越南。

这地方粮食生长快速,拿下来以后刚好可以做粮仓,把大明更多的土地给腾出来。

至于海军出动的钱,他则没有用江西的官仓,而是动用了股份投资的形式。

虽然眼下总兵府一年的收入能达到千万两,但是每年仅仅是建筑一事,就要投资近半!

剩下的五百万,还要投资诸如学堂,修路,士兵补贴,练兵,养马等等开支。

简单来说,再不让治下大户出一点,总兵府都要没钱了。

这次海军出击的公开需求银资是一百二十万两白银,而按照出资比例,投资者可以获得在越南优先建厂的执照……亦或者封地。

得知此事,高承治下的士绅们眼睛都红了!

要知道,这些年除了农民分田以外,总兵府只给两种人分过田。

一种是军人,不过军功授田这方面,总兵自己也只有一百亩,剩下的人为了避嫌,大多在八十亩分田后,就会拒绝授田,转而接受其他奖励。

另一种,则是对科技有所建树的,可以授田。

几年间,得了授田的只有提出如何稳固洞庭湖水土,水力纺织车,和提升火铳射程这几个人。

军功和科技,士绅们是没有指望了,眼下好不容易有了合法占地的方式,他们能放过?

抢投资权的人们眼睛都抢红了!

就连一些官员,也掏出积蓄投资了一部分。

毕竟,所有的汉人下意识都对土地有占有欲,哪怕那土地不在自己面前。

一百二十万两的差额,单单是江西和福建两省士绅就差点补齐了,为此,广东和湖南的士绅还要提意见。

就连浙江和南京都有士绅来出资!

最后,公开募集的银两只能提升到二百万,才勉强平息了这些士绅的欲望。

根据出资比例划分了每家每户的权利以外,高承将这些钱全部用作海军饷银和新船研发,并于十一月派遣郑芝龙出发了。

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去拓展领土,相信效果应该还不错。

至少郑芝龙的兵,应该不会弱于越南人亦或者目前在那里作威作福的荷兰人吧!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