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尾声(1 / 2)

临近春节,张春兰和表弟狗蛋一起去省城参加一次文学活动。

狗蛋的学名叫王谦己,毕业也没有正经工作,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四十二岁才开始写网络小说,一两年间,居然也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络作家。

姐弟俩一个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是默默无闻的无业游民,却都热爱文学,追求文学梦想,最后殊途同归,年逾不惑终于因为文学改变了命运。

他们的身份反差很大,事迹感人,被各个平台大力宣传,经常外出参加活动。

张春兰被冠以“农民诗人”的称号。

中国社会的文化根源是农耕文明,所以,勤勤恳恳在土地劳作的农民一直是受人尊敬的。

王谦己还在网上创立一个叫“拯救沙城网”的网站,利用自己在互联网的影响力,号召网络公益志愿者,来沙城县种树治沙,保护环境。

他哥哥东子学名叫王东己,靠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做生意发了财,承包了沙城县几万亩沙漠,种植梭梭,发展生态产业,既防风治沙,又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们兄弟俩一个创立了“互联网公益治沙模式“,一个创立了“生态产业化治沙模式”,也成了沙城县的名人。

沙城县虽然被大漠包围,环境艰苦,可一代代沙城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不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守护家园,在各自领域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加完活动,张春兰和王谦己又坐上崭新的高铁,去看望天水的张学文两口子。

现在有了高铁,从兰州到天水只需要一个半小时,比当年从阳曹村到青湖乡赶集还快。

姐弟俩到了张学文的麻辣烫店,就见整条街都人山人海,堵得水泄不通。

数不清的客人排着长队,从街头排到了街尾。

好多网络主播举着手机,做着现场直播。

“家人们,这就是最近刚火的天水麻辣烫!”

“老铁们,你们看,现在排队的起码有两三百人,还有人占了位子卖钱,一个位子一百块!”

“天水这家麻辣烫彻底火了,好多网友都打飞的来打卡,当地文旅部门紧急介入保障,要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主播们巧舌如簧,吵成了一片。

街边就真有执勤的警车和信号车...

路边也有很多工作人员,在疏导客人...

一些简易的帐篷下,好多工作人员介绍着天水当地的特产,让来往客人免费品尝。

“这是咋回事?老五的麻辣烫店咋比交流会还热闹了?”

张春兰愕然。

“走,进去看看!”

王谦己带着张春兰,费力挤过人群,却被执勤的工作人员拦住了。

“游客朋友,对不起,请到后面排队,遵守秩序!”

“呃...我们不是吃麻辣烫的游客,我们是来看亲戚的!”

张春兰笑道:“我是这家麻辣烫店老板的姐姐,我来看我兄弟,排的啥队啊?”

“这...”

工作人员愣住了。

“哎呀,我们家的两个大作家来了!”

就见张学文迎了出来,拉着张春兰和王谦己,费力挤进了店。

“四姐,你们先去里面坐,我没有功夫招呼你们了!”

温芙在后堂带着几个小姑娘,忙得不可开交,不好意思笑道。

“坐啥啊?赶紧跟我去后面屋里帮忙串菜吧,我这小店都快被客人挤破了!”

张学文拉着张春兰和王谦己,到后面睡人的屋里一起串菜。

“你这店里咋回事?以前也没有这么多人啊!”

张春兰看着麻辣烫店里黑压压的人群问道。

“谁知道啊...我都纳闷呢!”

张学文郁闷说道:“好像是一个小姑娘,来店里吃了一回麻辣烫,拍了个视频,发到网上,不知道为啥就火了...

现在全国的网友,坐着飞机高铁,都跑来天水吃麻辣烫,每天都有上千号子人,凌晨四点就开始排队了,我和温芙都累得要死!

前天我的锅弄破了,刚好想借口休息一天...

没想到,我们文旅部门的领导亲自给我送来了新锅,要我继续开门营业,说是不能冷了全国网友的心,要为天水的文旅事业做贡献...

我现在成了半个公家人,想休息都由不得我了呢!”

“你还凡尔赛上了?”

王谦己笑道:“多少人盼着客似云来呢,现在这么多客人,你每天大把大把地挣钱,发了大财,还发起牢骚了?”

“就是,你现在可成了他们说的那种...大网红了!”张春兰也笑道。

“啊呀,你们还不知道我?我要是想发财,当年就跟着三哥去开煤矿了,还会守着这个小麻辣烫店?”

张学文苦笑摇头:“再说了,我就这么大的个小店,就算天天像这样爆满,一年都挣不了三哥一天的钱呢!”

“那过年咋办?你们两口子还回不回簸箕沟过年了?”张春兰问道。

“看吧,我天天想关门休息呢,可文旅部门不行啊,非要我开门呢!”

张学文无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