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若忘却(1 / 2)

吃穿用度常被克扣了去,后来更是变本加厉。继母越发觉得祝无虞不顺眼,便不许祝无虞与他们住在同一院落,将她赶去了柴房,她一个祝家大小姐过得尚不如府上的粗使丫鬟。

后因南方连岁荒年,世道艰难,不得已祝府举家北上,跋涉数百里至陈家村。

她的父亲祝鸿就在一路颠簸中染了风寒,到陈家村不多时便身故。

祝无虞自此更是无依无靠活得艰难。幸好结识了宋家次子宋清和。

仍记得初遇之时,她顶着满手冻疮在结了冰的河边浣衣,身披玄衣大氅的翩翩少年斜倚在树旁,眉眼俊俏,就那样皱着眉看向她,她以为是自己讨嫌,便挪了个位置。

谁知不多时那少年便从家中拿来一件崭新的披风和一瓶上好的冻疮药,递给她。

那是第一次除母亲之外有人关心她,祝无虞顿时感激泪如泉涌。她看到了少年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又忍不住破涕为笑。

自此之后她便时常能与宋清和见面。

宋家与她家境况相似,也是迁到此处,不同的是宋家家底丰厚,宋清和祖父三朝为将。只是其父不喜武,从文屡不得志才致家族衰落。

宋清和年少时便满腹经纶,又自小习武,文武兼备。

他教祝无虞习字舞剑,祝无虞肚子里这点墨水多半来自宋清和,只是她天资愚钝,实在不喜练武,每每不得章法便想半途而废。

宋清和便也不再坚持,横竖他都能护她周全。

两人便在日渐相处中暗生情愫。

可惜好景不长被宋家发现,宋家长辈看不上祝无虞,便阻挠宋清和与她往来。他们只能私下偷偷会面。

后来宋清和兄长进士及第,宋家举家要迁往京城,而祝无虞被继母卖去给谭老三做续弦。

祝无虞拼死反抗,宋清和跪在地上求父亲应允,却没能换来一个好的结果。

他们商议之后决定私奔,即使要被万人唾骂不齿。

宋清和同她约定在平秋湖畔会面,只是那天,她等了许久,也没等来宋清和,只等来押她回去的继母一行。

她拼命挣扎,她始终不相信宋清和会骗她,宋清和说过此生非她不娶。

可前世直到死也没再能见宋清和一面。

这一世,她便深觉旁人靠不住,万事只能由己。

只是她如今还是依靠了萧淮序,也许又是一场赌注。

祝无虞看着宋清和黯然神伤,也只能淡淡笑笑。

“阿虞,我那日被父亲察觉绑了回去,父亲将我鞭打至重伤关进祠堂,阿虞,我很担心你,可我没有办法,过后他们又将我送去了军营,阿虞,对不起,是我……辜负了你。”宋清和眼底满是悔意,“前些日子我去陈家村寻过你,他们说你已经离开了……”

宋清和当初是真心实意想带祝无虞离开。

他相信凭借自己也能让祝无虞过上好日子,他打算日后取得一番成就必然回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