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投入的这两个坦克旅也是从才生产出来的坦克中调拨出来新组建的为数不多的装甲部队。但是在面对来势汹汹同时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军第24装甲军数量众多的坦克时,苏军这两个坦克旅没有能完成叶廖缅科下达的击退德军第24装甲军进攻的任务。
很快,苏军在这一地段上的防线就被数量众多的德军坦克撕开,德军装甲洪流碾压了其进攻路线上所有的抵抗,开始高速向西南方面军后方的罗姆内—
赫洛维察一线快速前进。
在得到了第2装甲集群已经在北部突破苏军防线的消息后,第4装甲集群司令官冯·克莱斯特上将也下达了向北冲向赫洛维察的突击命令。克列缅丘格附近登陆场上已经集结待命的德军装甲部队立即开始向北进攻,而这里距离赫洛维察足足有180公里的路程。
等到苏军总参谋部、西南方向总司令部以及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得知北边的苏军第40集团军防线被突破、南边克列缅丘格登陆场的德军装甲部队开始向北进攻的消息后,才对德军的战役意图得出了正确的判断,德军南北两支装甲部队像是两把铁钳一样死死地夹住了基辅地域附近的西南方面军这一重兵集团。
首先感到异常不安的是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他立即要求图皮科夫少将分别向总参谋部和西南方向总司令部汇报情况,并提出建议,西南方面军向东撤退,以防止被德军包围。同时,将方面军司令部作战部长巴格拉米扬少将派往南线的第38集团军,监督该集团军采取有力行动挡住从南向北进攻的德军第4装甲集群突击部队。
等到西南方面军将战报发给西南方向总司令部和总参谋部以后,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和西南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都不得不承认,西南方面军面临的形势正在急剧恶化,有被德军合围的危险。
但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没有朱可夫大将那种坚毅的性格,或者说这位战前苏军5大元帅之一从不试图在斯大林面前坚持自己的意见,因此,哪怕总参谋部内部形成的统一意见认为当初朱可夫大将的意见完全正确,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只能带着副总参谋长华
西列夫斯基上将再次前往克里姆林宫向斯大林汇报情况,劝说斯大林注意乌克兰方向上的危险局势。在斯大林依然认为布良斯克方面军在叶廖缅科的指挥下能想办法切断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军第2装甲集群突击部队的后勤补给线。
因此,斯大林对于布琼尼元帅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提醒予以驳斥,坚持认为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能够挡住南北两个方向上的德军装甲突击集群。对于苏军总参谋部其提出西南方面军后撤并放弃基辅的意见完全无视。
就这样,苏军高层这种犹犹豫豫和斯大林本人对自己意见的坚持,让西南方面军后撤的时机被白白浪费了好几天,而这几天时间是西南方面军后撤的最后机会。
而在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内,由于迟迟得不到总参谋部和西南方向总司令部对于后撤申请的回复,眼睁睁看着形势一天比一天恶化的基尔波诺斯上将终于坐不住了,他带着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前往通讯室的有线电报机面前,向莫斯科和西南方向总司令部再次发出催促同意后撤的有线电报。
突击并且合围是现代战争史上最为常见的形势,这场苏联与德国爆发的战争中,德军装甲集群采用了快速突击的‘闪电战’战术已经成功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乌曼等几大战役中围歼过苏军的几支大部队,苏军高层对于德军的这一战术非常了解了。
因此,当基尔波诺斯上将再次将后撤的申请发到西南方向总司令部的时候,布琼尼元帅在没有得到莫斯科明确答复的情况下深知西南方面军面临的危险局面,于是展现了其作为军人的果断,向西南方面军下达了同意该方面军东撤的命令。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