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吱吱 爹爹你别秃头啊(2 / 2)

等上了桌,晏吱吱捧着一杯荔枝膏水吨吨吨喝个不停时,郁朝辞敲了敲桌子,对数次欲言又止的贾老爷说,“有话直说,待会宫里要下钥,我还得将公主送回去。”

贾老爷不纠结了,事实上比起懵懂的小神医,他更想和可靠的大官说。

至于那什么杨家苏家还有勋贵之家,他是不敢上门问的,就怕被抓了偷偷害了。

他也就相信皇帝相信的人。

“郁将军,是这样的。前些日子,不是有些地方遭了灾吗?我想着大家都是大承的百姓,想尽绵薄之力,便让手下的伙计从产粮多的地方以低价买些粮送过去,结果……”

郁朝辞听了几句,脸色一变。

意识到这是重要线索,他立马站起来,“你进宫与我一起面圣!”

“面、面、面圣?”

贾老爷差点‘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晏吱吱美滋滋喝着膏水,根本仔细听他们的对话,这会听到面面面,忍不住道,“难道待会有面吃?什么面?浇虾面、软羊面、笋泼肉面还是蝴蝶面?”

贾老爷:“……”

贾老爷瞬间不紧张了,甚至还有些饿。

最终晏吱吱没能在贾家吃到这些。

为了安慰她,晏啸风特地让人煮了些面,多做了些浇头投喂她和小毛驴。

毕竟这贾老爷敢冒着得罪世家勋贵的风险说出这事,还是看在女儿的面子上。

偏殿里,晏吱吱和小毛驴哗啦啦的吃面。

主殿里,晏啸风冷着脸询问郁朝辞,“郁少卿还没回?”

这是问大理寺少卿郁江陵。

郁江陵年仅16就成了大理寺少卿,是因为他七岁成诗,年少时被先帝看作神童祥瑞,早早召入翰林院,后来又安排到大理寺。

虽说最初有些人不服气,可数年来,这位少年高官用实力证明他的为官之能。

无论是陈年旧案还是新鲜出炉的大案,他几乎都能交出完美的答卷。当然,也是因此,他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

这次,郁江陵便是调查一起大型拐卖儿童妇女案件,带着数名司直离京数月未归。

帝王过问少卿而非大理寺卿,郁朝辞忐忑道,“难道那位大人也……”

“并非,只是以防万一。”

郁朝辞已经能和孙荣发那样猜测帝王的心思了。

如果是公正处理,有人倒卖官粮一事交给大理寺来查便可。可偏偏帝王说以防万一,难道陛下要借着这件事发作,达到某个目的?

郁朝辞实在猜不出那个目的是什么,想着倒卖的官粮恰恰是之前数次赈灾的粮食,他便主动请缨。

等郁朝辞走了,晏吱吱才捧着一碗满当当的蝴蝶面,小跑到帝王跟前。

晏啸风见她跑得摇摇晃晃,可碗中的面和汤水一点都没洒出来,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本事。

“吃了多少碗了?”

“吃完啦,这份是给爹爹的。”

晏吱吱努力将瓷碗递过去,“爹爹今天一直在生气,都没怎么吃东西。”

帝王扫向一旁的孙荣发,偷偷告状的内侍监赶紧垂下脑袋。

反正有公主在,陛下只会雷声大雨点小,他不怕。

“朕不饿。”

“真的吗?”

晏吱吱狐疑的看着他的脑袋,“师父说,天天动脑饿得快,还容易睡不好和头秃,吱吱不想要一个头秃的爹爹,那样太丑了。”

她嘴巴一张,就想哭出声。

这么帅气的爹爹怎么能秃头呢?

头发茂密的帝王:“……”

晏啸风只能将面接过来,在小管家的注视下一点点吃完。

吃完后,他又被小管家强迫去散步针灸,火气少了不少,当天睡了个好觉,结果次日就有人弹劾某个勋贵欺男霸女。

解决了这件事,又过一日有人弹劾某个宗室子弟打伤良民抢占对方的田地。

晏啸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