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登泰山(2 / 2)

逃生三国 懒先生 1210 字 3个月前

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东岳庙发生火灾,惟存门墙,堂室荡然,次年重修。金宣宗贞佑四年1216年,岳庙因遭战火,殿宇尽焚,仅存延禧与诚明堂。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命全真教掌教宗师诚明真人张志敬修复重建。元末战事频繁,东岳庙再次被毁。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以“岳渎之灵受命于上帝,非国家封号所可加”,诏去泰山神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立碑岳庙诏告天下。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岱庙起火,正殿、门廊俱焚,仅存寝宫及炳灵、延禧二殿,古树、碑刻也多被毁,此后朝历时十余年始开工重建。

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夜,泰安发生强烈地震,东岳庙配天门、三灵侯殿、大殿等墙垣坍塌。康熙十六年1677年重修竣工。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月,高宗东巡至泰安,谒岱庙登岱祀碧霞祠。高宗前后十次巡幸泰安岱庙,共题泰山诗百七十余首。

其建筑采用帝王宫城规制,规模宏大,周环1500余米,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总面积96000平方米。

岱庙共有八门。南向五门,即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东门名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名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名厚载,又称鲁瞻;各门之上均有楼,前门称五凤楼,后门称望岳楼。庙墙四角有角楼,按八卦各随其方而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北为乾,西南为坤。门楼、角楼均于民国年间毁坏。1985年重建正阳门和五凤楼,黄瓦盖顶,点金彩绘,富丽堂皇,高耸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楼,五彩斗拱,飞檐凌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