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失和(2 / 2)

正当高季明不知所措的时候,郭廷信适时的点醒了他,只听郭廷信说道:“将军若是回到荆州自投罗网,只怕南平王有来无回,将军若是占据巴蜀汉中之地,割据一方,就算大唐皇帝想要治罪,也要考虑考虑将军您的存在。只有将军您的存在,才能保证南平王的安全,若是将军没有了蜀中,大唐皇帝想杀你二人,不是如同杀猪屠狗一般轻易吗?”

高季明正在为解救王兄急昏了头,几次三番就要冲到荆州去,将高季兴换下来,自己去认罪(虽然不知道罪在何处)。可是在郭廷信的一番劝诫之下,高季明认识到了事情的根本,那即是,只有自己还占据着蜀中之地,大唐的皇帝就不敢将事情做的太绝,而一旦自己听信了信中的话,将蜀中拱手相让,只怕他们兄弟二人想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不行了。

于是,在郭廷信的建议下,高季明先是派人去荆州核实消息,看高季兴是否被皇帝的使者押走了,另一方面,高季明也写了一封信交给大唐的皇帝,承认了自己擅自兴兵夺取蜀中的罪责,并表示自己愿意归还汉中之地,只不过要求皇帝册封他为西川节度使,兼任东川节度使。

这封信上去,皇帝顿时气得不轻,高季明擅自兴兵攻打汉中巴蜀不说,现在还要兼任两路节度使,他若是同意了,岂不是让天下藩镇都乱了套?冯道想到了一个奸诈之计,那就是先让高季明让出汉中再说,只要得到了汉中,巴蜀之地就无险可守,到时候在一鼓作气,收复巴蜀之地不是更好?皇帝本想直接亲征蜀中,奈何幽州的叛变还没有平定,只好派遣宦官宣示旨意,同意高季明任西川兼任东川节度使,并让他做好汉中的交接工作。

高季明哪里真的愿意让出汉中?汉中是巴蜀的门户,自己好不容易赶走了安重诲,难道还要将他请回来?于是嘴里满口答应,却暗中派遣五万大军镇守汉中,加上之前的五万,已经有十万之众,再派遣猛将郭廷信和赵季良坚守汉中。安重诲率领唐军十万,满心以为高季明定会抵抗,却不曾想收到郭廷信的投靠信,信中郭廷信表示,自己原为大唐名将之后,不愿为南平小国效忠,愿意重新回归大唐,眼下自己手中有十万雄兵,只是高季明派了赵季良监督自己,让自己无法反正,将军若能进入汉中,解决赵季良,自己愿意率领部下作为先锋,骗开葭萌关城门,葭萌关一下,成都基本无险可守。

安重诲被郭廷信的诈降信所迷,于是加速往汉中赶。突然,一阵棒子响,赵季良的伏军四起,将安重诲团团围住,高家军占据地利,给安重诲的十万大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好不容易突破了重围,郭廷信的兵马拦住了安重诲的去路,对着唐军一阵厮杀,唐军损失惨重。纷纷溃败。安重诲这才得知上当,连忙带领剩下的残兵逃亡长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