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代传人(1 / 2)

遗脉相承 黎庶 3009 字 2024-02-10

卫光宗也就是卫世传的父亲,他的遗像摆放在卫祖业的左边。

卫光宗曾跟儿子们回忆说,他永远也忘不掉,父亲卫禄安一阵剧咳后抬起头,眼里闪着泪光,铆足最后一口气跟他说:“要将我‘卫氏砖雕’手艺传下去。”

父亲的话就像紧箍咒一样时时鞭策着卫光宗,要将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卫光宗作为“卫氏砖雕”的第三代传人,十三岁一直跟着父亲学习砖雕,父亲走后,他继承了卫氏基业,这个所谓的基业其实都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因为适逢战乱和饥荒时期,大家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谁还能想到在门楼子上刻个雕。在鬼子经过的村落,经过烧杀掳掠后,村落已不是村落,只剩下满目狼藉。就连茅以升将亲自设计修建的钱塘江大桥亲手炸毁,并含泪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八个大字。

作为以建筑为生的卫禄安,生活也遇到了困难。他留给儿子的只剩下一堆要不来的欠条外,就是工人那开不出的工资。卫光宗只好遣散了工人,以种地为生。

为了卫氏砖雕手艺能继续传下去,为了不负祖先的遗志,卫光宗在农闲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砖雕手工。他就将雕好的东西都收纳到了一个木箱里。在没有什么砖雕活可做的日子里,他走南闯北,经河南、陕西一带进一步学习,成为了集砖雕、石雕和风水于一身的全家子,人称“全活”师傅。

他创作的屋脊与兽头博采众家之长,除了一些草木花卉,还有仙鹤、龙、凤等动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之际,全国上上下下都在如火如荼地搞建设,卫光宗也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他再次召回了当年跟着自己的工人,重振卫氏基业往日雄风。

卫光宗是“卫氏砖雕”的集大成者。上到大户人家的墙壁门楼子上的砖雕,下到墓碑、石头棺椁上的石雕,再到利用自己掌握的风水知识调整雕刻的位置布局。

巧合的是,卫光宗有三个儿子,他便依据每个孩子的潜质,将三门手艺分门别类传授给了三个儿子。老大卫世豪学石雕,老二卫世袭学风水,而把卫家最核心的技术“砖雕”传给了老三卫世传。

卫世传尤记得,当年父亲卫光宗临终前,挨个叫着跪在床前三兄弟的名字说:“你们一定要将各自的手艺传下去,你们三个我一人仅传一门手艺。为了你兄弟和气考虑,你们各自只修各自的手艺,你们可以相互合作,但不要抢兄弟的饭碗。”

于是卫家代代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紧箍咒留给了下一代人。

老大,老二,老三从小就被灌输,只要学会了父亲传的手艺,就必须将这手艺世代传下去,从谁手里断传了,谁就是家族的不肖子孙。

卫光宗挣扎着最后一口气,还支开了老大和老二,将卫世传叫到身边做了专门交代:“你大哥忠厚老实,没有文化,靠着石雕这门手艺足够他养家糊口。你二哥心性浮躁,志大才疏,沉不下心,就让他学了风水,靠着你和你大哥,他也饿不死。唯有你学了一些文化知识,从小跟着我走南闯北,也长了一些见识,能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所以我将‘卫氏砖雕’的核心技术传给了你,自然‘卫氏砖雕’的传承大任就落在了你肩上,你要务必严于律己,牢记祖训,万不可修改祖训,将手艺传承下去。你若传不下去,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距离父亲去世已经许多年,老大卫世豪和老二卫世袭的手艺都传了下去。唯有老三卫世传还没有将手艺传下去。

卫世传常年哎声叹气,嘴上都叹起了白泡。

乡里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卫家的堡,卫家的人,卫家的老三生不出子儿。卫家的砖,卫家的雕,卫家活儿要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