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白家声威无人能及(2 / 2)

从淇河往泉河城这一路,目光所及都是从泉河城方向而来的流民。

百姓们背着行囊,与大军擦肩而过。

有富裕一些的,赶着牛车前行,也有推着独轮车拖家带口的壮汉,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老人,还有大哭着喊饿的孩子。

有人衣衫褴褛,有人蓬头垢面,可无一例外,各个满面颓丧不安,脸色蜡黄。

每逢乱世,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为活命,只能被迫搬离故乡,流落异乡去讨生活。

原本他们在泉河城可以过安居乐业的日子,却在西戎不断的滋扰下,惶惶不安地踏上流民之路。

沈朝颜双手紧握,心头迸发出怒意。

京城的歌舞升平仿佛还在眼前……只有到了边关,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苍生涂炭,国恨家仇。

这一切,待在繁华京城的那些人,何曾放在心上过,他们只会坐在祖宗的功名簿上指点江山。

而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又何其无辜!

见到浩荡军队,百姓忙向两侧避开,停下脚步窃窃私语。

“这是朝廷派来的军队吗?”

“要出兵赶走那些西戎蛮人了吗!咱们能回家了吗?”

“哎,有什么用,那西戎的图什太狡猾了……打不过的!”有带着孙子的老者叹息。

坐在马车上赶车的叶海听了,忍不住吆喝:“陛下钦点蒋司马之子为卫将军,领兵出征!必将图什打回西戎老家!”

叶海本想替自家公子造势,赢取些名望,可出乎他意料的,百姓并没有高呼卫将军英勇,反而流露出失望之色。

“蒋司马是谁啊,以前好像没听说过?他儿子能打得过西戎?”

“是呀!朝廷怎么不派白家军来救我们!”

“走吧!没有白家将军是赢不了的!咱们还是逃命去吧!”老者叹息,摇头拄着拐杖继续向前。

有胆子大的年轻人问:“镇国公府没有来将军吗?”

沈朝颜与白漪菱稳步向前,没有出声。白星辰也紧握缰绳,闷声不响地看着前方。

还是有些安缙士兵忍不住道:“看见前面骑马的那个将军了吗?那就是白家的将军!”

那老者脚下步子一顿,凝视与他擦肩而过的白星辰,突然像想起什么,朝大军行进的方向追了几步。

那个挺拔身影……他见过!

十年前,西戎来犯,泉河城百姓奋起反击,拿锄头的拿锄头,拿木棒的拿木棒,纷纷与西戎军拼命!

就在西戎大军即将破城之时,白家军急先锋杀入城中,一位白家小将军用一把利剑,将他唯一的孙子从敌军刀刃之下救出。

老者顿时眼眶湿润,牵着孙子踉跄追着急行大军,大喊道:“是白家的小将军吗?!是十年前救过我们的白家小将军吗!”

白星辰听见呼喊,眸中闪过诧异,勒紧缰绳,转头望过去。

老者与他四目相对,刹那间眼泪汹涌而出,高声道:“老朽是泉河城一介布衣!十年前是将军将老朽这唯一的孙子从敌军刀下救出!将军可是……白家后人啊?是来泉河城为我等小民夺回家园的吗?!”

大约是听到白家小将军的名号,百姓接二连三停下脚步,朝着老者追赶呼喊的方向驻足,也有人听闻白家之名追上老者的步伐。

“是镇国公府白家的后人吗?!”

“不是说什么司马的儿子来了?有白家的将军随行怎么没说?!”

“是哪位白家将军啊?”

眼见百姓激动之情,白星辰只能调转马头,从行军队伍中出来。

“在下是白家三子白星辰。”

寥寥几个字,却让百姓沸腾起来。

“真的是白家的将军!”

老者更是惊喜万分,忙将孙子扯到跟前,按住孙子跪下。

“快!阿邑跪下磕头,这位就是你的救命恩人!”

老者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跪下,高呼:“十年前,白家军为护我等边民而死,我等铭记于心!白将军您一定要将西戎贼人赶走,为诸位将士和枉死于贼人刀下的安缙之民报仇啊!”

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满脸泪痕随着老者一起跪下,高呼:“白将军,我男人被西戎人杀了!求白将军为我等复仇,为我等夺回家乡啊!”

“白将军!”

“白将军,一定要赶走西戎人啊!我们不想背井离乡啊!”

百姓情绪受那妇人哭声感染,纷纷跪下。

他们高喊着泉河城的方言,一声高过一声地呼喊白将军,请白将军为民收复家园,为死于西戎铁蹄下的无辜百姓复仇。

沈朝颜眼眶泛红,热泪险些掉下。

原来,在边疆百姓眼中,白家军就是希望!

白星辰忍住胸中激荡的情绪,沉声说道:“在下兄长已率轻骑抄近路驰援泉河城,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归还诸位家园。”

说罢,他朝百姓方向长揖一拜,随即调转马头继续随大军而去。

跟随白星辰身后的沈朝颜与白漪菱,亦是对百姓一拜。

这一拜,谢百姓对镇国公府和白家军的信任。

她们会带着百姓们的期望,将他们的家园夺回来,为枉死的百姓复仇!

跪地的百姓哭得泪眼朦胧。

“白家将军!真的是白家军来了!”

“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白家将军来救我们了!我们不用逃亡当流民了!”

每每民逢大难,都是白家将军前赴后继奔赴边关,舍命护民,这样的恩德怎能不铭记于心。

坐于车内的蒋文宣挑开车帘,探出头向后望去。他还是头一次见百姓跪送大军,说不振奋激昂是假的。

如此得民望的镇国公府,被各处边民视作救世之主,若得幸遇明君,自然能够建立一番旷世伟业。

可若遇庸君,忌惮功高盖主……

想到自己此次的任务,蒋文宣只觉得头疼。

按理说,他应该将沿途见闻一五一十地写信禀告圣武帝。

但这信一旦送到御前……无疑将会变成一把利刃悬在镇国公府头上!

百姓的呼声越高,这把利刃便落下得越快!

也正因此,白星辰才行事低调,不敢轻易回应百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