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意思是?”
“难道陛下想将这水稻交给百姓来量产?”
陈铭竖起手指,含笑道:“正是!”
“丞相可知这水稻亩产多少?”
“哦?愿闻其详。”
陈铭拂袖起身,声音如平地惊雷一般,“亩产一千石,约莫千多斤。”
谢兴言双目大睁,抚着胡子的手悬在半空,满是不可置信。
“陛下所言为真?”
“自然,朕一言既出。”
谢兴言低头看向小小禾苗,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
“小麦亩产几百石,水稻竟是小麦的二倍还要有余!”
“倘若真是如此,为何百姓们竟未曾发现?要是将土地用来种植水稻,百姓哪里还用得着为粮食发愁?”
“百姓尚未得知水稻,这水稻也不过是朕偶然所得,故而才十分忧心这小苗的生长。”
“若是能够成功,百姓们将大受裨益。”
谢兴言手捧水稻,满是惊叹,“怪不得陛下整日里在此研究,倘若此计可成,将对百姓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可恨老臣于此事一窍不通,却是帮不得陛下的忙。”
“朝中这些个臣子花匠,未曾接触过水稻,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
谢兴言起身左右徘徊,目光清澈而沉凝。
倘若能将面前的水稻以及土豆加以种植推广,大夏国力必将更加强盛,可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擅长种植的人呢?
谢兴言在脑海中细细搜索,对人员逐个排查。
片刻后,谢兴言忽然转身,对着愁眉不展的陈铭道:
“还请陛下恕罪,古来官员便要避免任人唯亲,老臣本不该多加夸赞,可值此关键之时,老臣只能想得到一人。”
陈铭眸光一亮,当即起身,扶起谢兴言道:
“朕只重才能,丞相不必顾及其他,还请直言。”
“老臣有一远房侄儿,正在京中为官,虽官位低位,仅为九品,但向来兢兢业业,从未以权谋私借用老臣的名头。”
“这些年来官位虽未进阶,但在一方也算得上名声甚好,平日里爱护百姓,与人为善,最重要的便是他这爱种地的名头。”
陈铭竖起了耳朵,认真聆听。
谢兴言说至激动之处,眉眼之中尽是欣慰。
“他们家祖上三代全是老实的农民,世代种地为生,到了小侄谢思羽,熟读经书又偏爱一些奇谈怪文,便将其运用其中。”
“以前未有功名之时,他还曾外出搜寻一些奇异的植株,回来便自己养着,养了这么多年,也便有了些心得,于种地一道颇有奇思。”
“水稻这等稀罕物,交给他肯定能种好。”
陈铭精神大振,“还有这等奇人!看来水稻有救了。”
“走,随朕一同寻他来看看,春日耕种近在眼前,若是能得他指导,百姓们必能早日种出水稻土豆,早获大丰收。”
“陛下放心,老臣这就带您前去寻他。”
两人一合计,将手中东西收整一番,当即向城南而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