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柩在一张香案后放下来,孝眷们跪在后面哭别,田秀梅的一个妯娌体力不支了,瘫坐在了地上。孝子孝孙们去了香案前,左右排成两行,双手紧握哀杖伏在地上,中间是一条祭道。香案上早早摆好了死者牌位香烛火纸等冥品,香案下摆放好了一只底部特意打了眼儿的陶制“老盆”,旁边还放有一块大石块。
哀乐吹奏起来,一刻不停,那哀伤别离的曲子,使人们心情悲痛到了极点。男执客带领孝子到棺架旁边给抬棺人磕头行礼,又给吹鼓手磕头行礼,最后面向众人,给所有在场的人磕头行礼。把所有事项都安排停当,男执客站到香案跟前,高声宣布:“凡来路祭的客人,都往前站好了,现在路祭!”
路祭先由死者最亲近的人开始,兰兰头娘家人第一个出场。尽管各人按照各地的礼数作揖磕头烧纸敬香,但这路祭的顺序是千古不变。道路两边挤满了路祭的客人和参加出殡仪式告别死者的乡邻。有些吊丧的客人,磕头动作不熟练,被围观的人指指点点,受尽嘲笑。
轮到田诗云了,他行的是最隆重的“八拜九叩”之礼。临来之前,万仕林对他做了辅导练习。田诗云花费大半天工夫,拿捏得出了一身汗,终于行完了礼,但做得有模有样,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路两边站着的人,直夸这个小青年懂礼数,知规矩。
来路祭的客人,按照亲疏近远顺序都路祭完了,男执客站到香案一侧,面对人群高声叫道:“还有没路祭的客吗?”连喊了三遍,见没人应声,就转身把孙大佬喊过来。孙大佬拄着哀杖,走到香案跟前行告别礼,磕头,作揖,上香,烧纸。做完这些,他声泪俱下地长跪地上不起来。男执客连忙支使忙客把香案抬走,地上只留下“老盆”和那块石头。这时,过来两个人,护佑在孙大佬两侧。只见孙大佬两手紧紧端住“老盆”,突然直起了身子,稍一停顿,双脚离地,跳了起来,对准石头将“老盆”摔了下去,旁边两人赶紧搀住了他双臂,地上随即腾起一片纸灰,“老盆”被摔得粉粉碎!
男执客来到棺架旁边,对着抬棺人说道:“听俺口令……,起!”八个人同时发力,抬起了棺材。吹鼓手站到路中央,从肩上拿下一只八尺长号,拉展开号杆,两腿叉开,右臂伸长,托住中间,左手攥住号头,把号嘴儿含进嘴里,深深憋足了一口气,对着棺材吹响了长号:“呜哈,哈……,呜哈,哈……,呜哈哈,哈……,哈……,哈……”
声音从长号里面突然爆发出来,声音由强渐弱,从洪亮到嘶哑,再到悄无声息,一气呵成,凄凉苦涩,让人听着伤心动容,旁边围观的人有人掉泪。
长号一声,宣告了死者就要入土下葬。这是生者对死者最后的告别,从此阴阳两隔,永不相见。
送葬了,男执客站在前头,面向灵柩,双手一挥,大声喊道:“起”!哀乐再次响起,忙客们抬着棺材走了,孝子们手拄哀杖哭声震天,孝眷们各个撕心裂肺,哭成泪人。有人向空中抛洒纸钱,送葬队伍浩浩荡荡,蜿蜒蛇形,排了很长一段路。田秀梅作为儿媳,由田秀兰架着去了林地,那边还有一些入土安葬仪式。
田诗云提前把自行车钥匙给了田秀兰,他步行着回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