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60)(2 / 2)

“她白天在店里干活,夜里跟着李师傅住,有什么不放心的?”

“恁连锁哥说,裁缝组早就不接活了,要不是可心的情面,人家不收他的洋布。俺不信,就这么忙吗?”

“她们可忙了,中午饭也在店里吃。恁想想,全公社有多少个村子,每个村子有多少家过年做新衣服的?自个儿在家自己做的还不算。全公社有几个地方能砸衣裳?咱们公社就这一家吧?”

“唉,那得多累呀!”

“娘,趁年轻多学点手艺,今后还不得靠手艺挣钱吃饭!”

说话间,娘俩过完了油,趁着热乎,泥巴娘用箩筐拣样儿盛了些,吩咐田诗云给沟东可心家送过去,让万仕林尝尝鲜。她自己则用小篮子拣样盛了点给田存锁送过去。

田佑福一连写了几天门对子,手腕子累得酸胀。还有一些红纸不断地送过来,为了赶时间,田诗云只好过来帮忙。田诗云写毛笔字没两年,平时也没有专门的练习,当然不如田佑福功力深厚,笔法老道。起初田诗云给他爹打下手,后来田佑福干脆就让田诗云来写,自己裁纸,说是让他锻炼锻炼,万一哪天写不动了,好后继有人,不耽误事。对联内容都是现成的,不用动脑子想,每年年根儿田佑福都从《大众日报》副刊上摘抄,现在已经集了一本子了。田诗云尽量挑选那些笔画简单便于书写的写,写上几遍就记住了,不用再看本子。

田佑福被替换下来,有了时间歇息,就把大桌子收拾出一小片儿,倒了一壶茶,点上一支烟,坐在一旁喝着茶吊着烟,不紧不慢地做余下的活儿。他想起来一件事,田存锁前几天拿来了一卷红纸,指名点姓叫田诗云给他家写门对子。他把烟掐死,从一堆红纸堆里翻出来,裁好了,对田诗云说:“连锁拿来了的,指名点将让你写,差点给忘了!”又补充说:“大门、屋门都是双扇门,别的‘福’字什么的,你看着写吧,人家有的都得有!”

既然是点名让田诗云来写,田存锁的用意还是很明显,就是家里添了新人,过年要有些新意,来年讨一个好的彩头。田诗云把田佑福的那只对联本翻了几遍,也没找到合适的内容,大都是“政通人和百业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盈”、“红光辉耀满堂春,福星高照全家欢”或者是“爆竹声声辞旧岁,瑞雪飘飘迎丰年”、“春回大地山河秀,日暖神州气象新”之类的内容。这些对子,年年用,户户贴,都是千篇一律的老一套,却没有一对适合田存锁。还是自己动脑子吧,自己的东西才最好的。田诗云把本子推到一边去,右手握着毛笔,在砚台上不停地沾墨,眼睛却注视盯着红纸愣了半天。

田佑福喝着茶,在一旁喜滋滋地拿眼睛看着他。他左手拇指和食指捻动着,右手把毛笔放砚台上,屏息凝神了老大一阵子,这才下了笔。他先书写了大门口上的对联:“白马湖畔牵白马寻得绝世佳缘,桃树沟前折桃花缔结千古良偶”,门心联是:“金锁银锁怎比连锁,爹恩娘恩不如党恩”,写横批的时候,他有点拿捏不准了,是写“千里共婵娟”,还是写“花好月圆”,斟酌了半天。两个句子都表达了“美好”“团圆”的意境,都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但也有不同之处,“千里共婵娟”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花好月圆”描述的是花儿盛开,月亮圆满的场景,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再恰当不过了。最后还是选定了“花好月圆”作为横批。

田诗云把写好了的几张条幅,摆到地上晾干,田佑福笑眯眯地吸着烟跟了过去,在跟前站着看了老半天,家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神情,然后默默地站到了田诗云身边,亲眼看着他书写堂屋门上的对联。

田诗云写的对联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幸福生活勤俭出”,门心联是:“朝观云霞红胜火,暮赏鸳鸯双戏水”,横批是:“气象万千”。

田佑福接过了儿子书写的几张条幅,不动声色地摆到了地面上,此刻,他心里边真想哼唱几句“小姐小姐多风采,君瑞君瑞你大雅才……”

田诗云接着又写了几只“福”字和“抬头见喜”,“满院春光”“身体安康”“余粮万石”之类的短幅,还没来得及往地上摆,一抬头,看见可心一溜烟似的从大门口进来了。

可心一到天井,就就对着西屋喊了一声“娘”,见没有回应,便跑到了堂屋门口,差点没和田诗云撞在一起。

“哥,咱娘呢?”可心气喘吁吁地的问。

田诗云打量着她,小脸蛋瘦了,但比之前更精神了,就笑着说:“没在西屋?”

“心儿怎么办来了?恁娘出去了。”田佑福坐在椅子上大声答道。

可心跑得一头汗,用手背擦掉额头上的汗珠子:“爹,正好恁也在家,来香姐叫俺回家送点东西。”

她边说边把东西放到板凳上,转身就要往回走:“爹,俺得走了,再晚就怕来不及了。”

“我送你去吧!”田诗云几步就追了过来。

可心边走边摆手:“哥,别送了,还不如俺一个人骑车子快呢!”

田诗云跟到了大门口,可心匆匆回头看了一眼,急慌慌地上了车子。

田佑福打开了可心带来的东西,里面是看望李来香时带去的礼物,除了两只鸡和两瓶酒留了下来,剩下的包括礼条在内,全部回了过来,另外还回了两盒“大前门”和两包白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